【SDG講座】看見為淡水河做事的每一份力量-會後報導

明緯為了提升教學品質、使企業內部專業知識能透過更好的方式傳承,特成立了「SDG學院」,並建立線上學習平臺,讓學習無界限!學院依專業分為:管理學院、業務學院、PM學院、研發學院、營運學院,針對不同職等、不同專業領域開設課程,再加上SDG講座,不定期的邀請業內翹楚或專業人士分享交流。


本次的SDG講座於11/18在明緯總部8樓SDG學院舉行,邀請到三位專家:天下雜誌未來事業部總監兼CSR頻道總編輯/黃昭勇、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/李鴻源、台灣氣候聯盟秘書長/彭啟明針對台灣的水環境、氣候變遷來做分享。
2019年起,明緯集團與天下雜誌一起推動「為淡水河做一件事」,調查追蹤淡水河污染狀況、揭露環境污染的真相、廣邀北北基桃800萬市民,一起關注淡水河;2023年起,下一個三年,明緯與天下再度合作,「守護我們的大河」邀請更多人,從城市治理、全球氣候變遷等面向,進行淡水河永續的下一步行動。

孕育800萬居民的淡水河,不只是條臭水溝
林先生在開場致詞時說明,淡水河對其而言不只是一條穿越大台北的河流,也是一段迴盪在童年時光中最美麗的記憶,他真切地希望能再度見到淡水河成為童年時游魚能吃的乾淨河流;「淡水河會乾淨,台灣就有希望了!」林先生認為當淡水河恢復清澈水質時,代表台灣已經平衡環境與經濟衝突,社會發展提升至另一個高度。
 
天下雜誌未來事業部總監兼CSR頻道總編輯黃昭勇以《看見為淡水河做事的每一份力量》為題分享2019年起三年來大家努力的成果,並宣告未來三年以「溯源保濕地」與「眾智集眾志」二大方向守護淡水河,天下將溯源淡水河拍攝記錄片,告訴更多人這條台北母親之河發生了什麼事?我們還能做什麼?

距離氣候難民,我們只剩半步
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李鴻源長年關注台灣的水環境,也曾於政府機關實施治水工程,他提到若地球持續暖化,2050年全球將有一億人成為氣候難民,在氣候變遷之下,過去土木工程人士認為的「人定勝天」應該改變為增加韌性,把都市設計與防水工程一起進行,改造成一個對水敏感的城市,即使淹水也很快消退且不嚴重影響人民生活;他也呼籲,若不趕快做,我們的未來只會更險峻。
 
剛從埃及參加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的台灣氣候聯盟祕書長彭啟明,分享在COP27的見聞,彭啟明認為保護環境要長期持續,需要找出其經濟效益,進一步轉換成商品與價值,讓相關的組織或企業投入參與。他以朋友在馬來西亞復育紅樹林為例,100公頃的紅樹林第一年需要投入40萬美金的成本,但紅樹林可吸納大量二氧化碳,未來預計每年有20萬美金的碳費收入,從此復育紅樹林從形而上的環保意識,轉變成具有經濟價值的產業活動。
 
每一個人都是重要支點,延伸擴大對淡水河的關懷,環境才有機會真正被翻轉。當那一天到來,淡水河也就離清澈不遠了吧!

會後論壇


會後合影